略微开了个小玩笑后,三人倒是很快就聊起了一些别的话题。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赫尔岑并非是跟米哈伊尔第一次产生联系,早在《彼得堡文集》的时候,赫尔岑便已经用笔名为这部文集贡献了一篇政论文章,等到了《现代人》的时候,由于别林斯基的卖力催稿,他陆陆续续又为《现代人》杂志提供了好几篇稿子。
虽然有着这么一层联系在,但由于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赫尔岑在此之前从未跟米哈伊尔碰过面,不过即便如此,赫尔岑觉得自己跟对方在精神上一定存在着某种共通之处。
而此次前来,赫尔岑更多的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对方作品的看法。
毕竟在这之前,虽然米哈伊尔的每一篇他都看过,每次看也都有很多感想,但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同作者本人交流一番,这实在是有些遗憾。
现在的话,虽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但在正式交流之前,赫尔岑自然还是要坦诚地说明一下自己目前的处境:
“有些事情不知您是否已经知晓,我此前因为一些荒谬的原因被流放过两次,虽然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但.”
正常来说,话说到这里,一般的作家即便不会表现得很惶恐,但多多少少肯定会有些诧异,甚至说单纯出于谨慎和自保的念头而拒绝继续跟他见面聊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偏偏,当赫尔岑将这番话说完后,米哈伊尔的脸上没有一点异样,就仿佛令人闻风丧胆的秘密警察以及流放的刑罚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位黑眼睛的青年只是发出了一声理解般的叹息,接着竟然是主动问起了一些事情。
米哈伊尔这样的反应既让赫尔岑大为惊讶,同时又觉得似乎理所应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