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长篇与见面
关于办杂志的事情,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剩下的就是将其落实了,于是在谈完各种事项后的第二天,帕纳耶夫便登门拜访那位圣彼得堡大学的校长普列特尼约夫。
即便这位校长确实是位高权重,正常来说也不缺钱,但在‘谁会嫌自己的钱多呢?’这个朴素观念的驱动下,他开始将《现代人》这本杂志的出版权费用开到了四千卢布每年。
好在帕纳耶夫家里的长辈跟这位校长多少有点交情,于是磨了大半天,他终于是勉勉强强将这个费用降到了三千。
而与此同时,其它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图书审查委员会认为帕纳耶夫和涅克拉索夫在政治上不大可靠,不批准他们当编辑,如果说普列特尼约夫索要的巨额费用就让别林斯基足够气愤了,那么这件事对于他来说更是一个可怕的打击。
至于让别林斯基担任编辑工作,那就是想也不用想了,因为近几年来,由之前提到的那位反动文人布尔加林所编的报纸《北方蜜蜂》经常发表评论,一再抨击别林斯基的文章的有害倾向。
除此之外也一直有人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告发,指出别林斯基在某些文章中宣传了无神论和不道德的行为,嘲笑了俄国人的古朴的感情,如此等等。
正常来说,到了这个地步,要么就是用钱开路,花点钱请图书审查委员会的一位审查官过来当挂名编辑,然后一年再给人家开一笔巨额薪水。
历史上帕纳耶夫等人迫于无奈确实就是这么干的,请了一位名为尼基千科的审查官来当挂名编辑,一年足足要给人家六千卢布的薪水。
老实说,米哈伊尔完全有理由怀疑图书审查委员会就是故意卡着好借此收钱的。
只能说俄国的官僚系统,懂的都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