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6、饮食、政治与米哈伊尔的晚宴 (2 / 6)

作者:卡拉马佐夫 最后更新:2025/7/6 13:48:37
        到了米哈伊尔目前所在的这个时代,最早出现的那一批斯拉夫主义者聚会上也会整上一些行为艺术,他们会将俄国的格瓦斯与法国香槟混在一个大银桶中,然后再喝下这种饮品以示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

        而法国菜的风气在这年头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盛行,但一些地道的圣彼得堡老贵族还是挺讲究这一套的,就比如米哈伊尔去将军家聚会的那一次,那吃的可都是地道的法国菜,就是米哈伊尔吃得实在是太快,还真没怎么尝出味来

        之所以说这些,自然是米哈伊尔的朋友们的阶级成分还挺杂的,从厨娘到顶级富二代,干什么的都有。

        而在这些人中,有些人就属于阶级意识比较强烈的那种类型,即便面上可能不会表现出来,但心里面还是会有些别扭。

        这其实也是这一时期有些贵族子弟的通病,所接触到的思想和教育让他们感情不自觉地亲近大众,但是他们的出身环境和以及在环境中所受到的深刻影响,又让他们在很多时候不自觉地显示出贵族的姿态出来。

        这种类型的人,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就越来越突出,也由此形成了俄国文学当中的又一经典形象“多余人”。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米哈伊尔估计也会写写这种角色,顺带总结一下与此相关的文学现象,毕竟这一形象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那里就已经有了很精彩的描写。

        这样的书写,或许能对有些进步的青年贵族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文学总归是有警醒人的作用的,就算对有些人的影响并不大,但只要影响到那么一些人,那么在一些特殊的时候,这一影响将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那么话说回来,其实真正知道米哈伊尔搬家的人并不算太多,而在仔细盘算一番的话,米哈伊尔发现跟自己关系最近的还真就是一帮穷哥们,老别老涅算是典型代表,就算他们现在跟着米哈伊尔一起富裕了不少,但一时之间估计是还没适应过来身份的变化。

        这样看来,可能需要稍微考虑考虑的就是帕纳耶夫和屠格涅夫了。

        不过老实说,虽然米哈伊尔现在富裕了不少,但因为杂志还在初创阶段的缘故,各方面的开销都很大,还没轮到他这个出版商开始发财,所以地道的法国厨师肯定是请不起的,也就只能先请上一位口碑挺好的厨娘,然后上一点高级一点的食材了。

        关于这一点,米哈伊尔倒是也稍稍跟老帕和最近正准备回来的老屠说明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