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换个角度想想的话,像米哈伊尔这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做这些难道只是为了做善事吗?当然不!
对此克拉耶夫斯基也是跟身边的人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依我看,他完全就是想收买人心!你们想想看,他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圣彼得堡的年轻作家们估计都会以为自己受了他的恩情呢!
等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到时候他再为了自己的私欲一声令下,指不定会惹出多大的乱子呢!”
而这场宴会上发生的事情,也让克拉耶夫斯基再次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由于面子问题,虽然他想要偷听一些确实有用的商业机密,但表面上他肯定还是假装跟别人聊天,然后站在了一个还算比较近的位置上,也正因如此他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到米哈伊尔的动向。
于是他便看到无论是再怎么不起眼的年轻人,这个米哈伊尔也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再跟他们寒暄一番,而这样一来,那些年轻人就算不是感激涕零那也是相当感动,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副“米哈伊尔先生的恩情还不完”的架势!
而这么多人,这么多不知名的小角色,他怎么可能轻易记住?
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偷偷背下来的!
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背是真没背,但确实是扫了几眼来客名单,顺便听了一下别人的介绍
另外该说不说,这年头搞文学的年轻人家境好像都挺不错的,即便不是正宗的圣彼得堡爷,那也是外省的小贵族小地主,在他们当地说话应该还是有点分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