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世事无常,渤海羸弱,吾亦身陷重围,力竭势孤,成阶下之囚也!
足下虽为敌也,然亦有胸襟,乃说吾降之,许以高官厚禄,然吾死志以明,何能动也?
盖闻“忠臣不事二主,烈士不改其志”。吾既食大将军之禄,当担大将军之忧;周昶虽一介寒门,祖上不显,却亦有马革裹尸之念也!岂能因一时之困,而背弃初心,玷污清白?
吾知天命难违,生死有命。今日之战,乃吾报渤海之时,亦吾捐躯之日。吾将以一腔热血,醒万千渤海黎庶;以七尺之躯,眠渤海万里河山。虽死犹荣,虽败犹胜。吾魂归九天,死得其所,岂不快哉?
足下武略超群,兵锋所指,无坚不摧,诚乃当世之英杰也。然吾闻之,仁者无敌,不仁者虽暂胜,终必败亡。
今足下若以雷霆万钧之势,破吾城池,屠吾百姓,虽得一时之胜,然却失民心,恐非长久之计。且百姓无辜,何罪之有?足下若以杀伐为乐,必致天怒人怨,鬼神共愤,终非吉兆。
夫百姓者,国之根本,民安则邦宁。足下若能以仁义之心,体恤民情,不妄杀无辜,此天下之幸,百姓之福也。
反之,若肆意屠戮,以逞一时之快,则民心尽失,众叛亲离,纵有铜墙铁壁,亦难逃覆亡之运。
吾观足下等,亦非嗜杀之人,皆有父母妻子,岂能不知亲情之可贵?由己度人,若尔等家园被毁,亲人遭殃,心中何安?
足下若明事理,知天道,当知吾之心也。
若定需以血祭足下之旗,吾之血已足矣,死吾一人,全天门黎庶,可矣;戮吾一人,可使足下收回屠城之令,可矣;亡吾一人,全足下仁义之名,足下亦可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