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让、夏元谦、萧氏二将、于白河、李曼典等等将领,那是从心往外绝对的赞成,而且将是挥动屠刀最有力的支持者和狂热者。
至于黄奎甲,本身就对生命没有什么敬畏,主公让杀谁,那就杀谁呗,反正沈济舟渤海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从本质上看,黄奎甲和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殊途同归。
然而,张士佑、张蹈逸、徐白明和臧宣霸却是想得不同。
这四个人并不想让萧元彻在攻破天门关后下令屠城,但是他们的不想让萧元彻下令屠城的原因却也各不相同。
总体来讲,张士佑和徐白明反对屠城的原因,大体上是一样的。
这两个人是大晋出了名的儒将,儒将者皆有单独领兵作战的能力,所以,便超越了为将的范畴,更多的时候可以用帅才来形容。
他们熟读兵法,胸有韬略,完全不是那些莽夫可比的,莽夫可为将,一辈子也成不了帅,而他们却完全可以胜任。
他们眼界开阔,对敌人不留情面,上阵杀敌也是悍勇无比,可是,敌人是敌人,死在战场上是他们死得其所,更是他们为军人的使命。
但百姓却只是百姓,百姓与职业军人这两者在张士佑和徐白明这样的人眼中心中,是断断不能混为一谈的。
所以,真正的军人,杀死的是强劲的敌人,只有这样才能用敌人的热血满足他们的快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