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赵俣特意下圣旨,要求工部加强汴梁港、登州港、密州板桥镇港的建设。
汴梁港依托大运河,是此时重要的内河港口。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使得江南地区的物资可以通过水路运往中原地区。因此,汴梁港成为了现阶段中原地区乃至整个赵宋王朝物资集散和转运的重要交通枢纽。
所以,鉴于中原地区马上就要进入工业大发展时代,加强汴梁港的建设,无可厚非,毕竟这里目前是赵宋王朝的经济中心。
而登州港,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蓬莱一带,是赵宋王朝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它与辽朝的南京道、东京道等地隔海相望,也是赵宋王朝离高丽、日本最近的港口,是赵宋王朝与辽朝以及东北地区进行海上贸易和交流的重要口岸,还有从山东半岛经陆路前往中原地区的距离也相对较近。
第二百三十三章后宫的规矩
至于密州板桥镇港,则在山东胶州湾畔,元祐三年设立市舶司,成为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其背靠山东半岛,通过陆路往中原地区也较为便捷。
很显然,赵俣加强这两座海港,是因为朝廷要大力发展海运以及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密州板桥镇港,因其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更是连接内陆与海外的桥梁。赵俣准备将其打造成为集货物集散、文化交流、技术引进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使之成为赵宋王朝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他下旨扩建港口设施,增设泊位,提升货物吞吐能力;同时,加强港口的防御体系,修筑炮台,增派水军,确保海上贸易的安全。此外,朝廷还鼓励海外商人来此贸易,给予他们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期吸引更多的海外商贾,促进中外经济的交流与融合。
而登州港,朝廷则着眼于其与辽朝及东北地区的高丽、日本包括即将崛起的金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准备将其发展成为赵宋王朝北方的海上门户。
同时,朝廷还鼓励渔民出海捕鱼,发展远洋渔业,丰富国民餐桌,增强海洋意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