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恵卿今年也已经七十岁了,也是一个十足的老人,所以章楶这可不只是开玩笑。
吕恵卿目光灼灼地说:
“自与王荆公龃龉,浮沉宦海廿载。神宗疑我奸猾,太皇太后责我无信,哲宗恶我反覆,宰执诸公皆以叛臣目之。我虽屡立边功,然背义之名如影随形,终难获重用,郁郁不得志。”
“怕背此骂名含恨而终,我二十年如一日,勤习骑射,日练筋骨,修身养性,不敢懈怠,只盼有朝一日一展胸中抱负,以正清名。”
“今终教我等到陛下登基,重用于我,予我正名之机,岂敢因老迈而误事?”
说到这里,吕恵卿像是焕发了青春一般,又说道:“古稀虽至,犹可骋怀逐梦,振衣千仞,击楫中流,何言迟暮?!”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吕惠卿为巩固自身的权力和地位,不惜打压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王安石,这种行为被视为不忠不义,在政治道德上受到质疑,也让宋神宗、高滔滔、赵煦以及历任宰执对其为人有所不耻。
还有,当初吕惠卿在变法过程中,任用亲信,排除异己,引发诸多不满。其行为被认为违背了士大夫阶层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历任掌权之人皆不看好他的人品。
再有,吕惠卿积极推行变法,但一些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青苗法、免役法等在实施过程中加重了百姓负担,引起社会动荡,这让历任掌权之人对吕惠卿的能力和施政效果产生怀疑。
总之,哪怕吕恵卿后来证明了他不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极有能力,但当权者却都鲜有人喜欢他、欣赏他,让他始终都不受重用。
就以因为有章惇力谏到底还是用了吕恵卿的赵煦来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