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天日照尔不照我
文字是集体记忆的物理载体。任何文明的历史叙事、宗教信仰、技术知识都需要通过文字完成代际传递。
当原住民无法通过文字追溯祖先的荣光,其民族自豪感与反抗意识将因记忆断层而自然消解,为征服者重构历史话语权扫清障碍。
再当新一代只能用征服者的文字思考,文化自主意识将在语言转换中悄然消亡。
文字规范的强制性统一,不仅是语言工具的改造,更是对社会价值标准的重新编码,确保被征服者在日常书写中持续接受新的权力秩序。
在文明冲突的历史进程中,文字始终是征服与反征服的关键战场。从亚历山大用希腊字母改写近东文化,到英国在印度次大陆推行英语教育,摧毁原有文字系统的战略价值早已被历史反复验证。对于征服者而言,文字灭绝不仅是文化层面的降维打击,更是构建永恒统治的必要前提。
所以,深知这一切的赵俣,才会下达这样的圣旨。
而赵俣既然下了这样的旨意,那些不愿意臣服赵宋王朝的人自然就离开了云地,前往燕地,或者直接北上,去了辽国的其它地区。
对此,赵俣一点都没有惋惜。
因为赵俣深知,一个国家的强盛,从不在于人数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与文化的凝聚力。他要的,是真正认同赵宋王朝,愿意融入这片土地,共同书写历史新篇章的子民。那些因一时政策而离去的,或许心中仍怀揣着对旧国的忠诚与怀念,他们的离去,于大局无碍,反而能让留下的民众更加纯粹,更加坚定地站在赵宋王朝的一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