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问题是,中高级官员可荫子孙、亲属,如宰相可荫十人,导致“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
为了安置冗余官员,从宋真宗时起又设“提举宫观”等虚职,当时此类闲官就已经占官员总数的百分之十。
这些积累下来,到了宋真宗时期,赵宋王朝的官员就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
到了宋仁宗时期,又翻了近一倍,赵宋王朝的官员高达两万一千多人。
宋神宗时期,进一步达到了两万四千多人。
而到了现在,由于党争等因素,官员已经快四万了。
——新旧党争中,每一方上台都大规模清洗异己、安插亲信。例如:新党执政时,旧党官员被贬或闲置,但保留俸禄。
现如今,赵宋王朝官员的俸禄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赵宋王朝收上来多少税收,能扛得住这个财政黑洞的消耗?
为弥补财政缺口,之前朝廷只能加重赋税(如“方田均税法”被扭曲为敛财工具),激化社会矛盾。
更让人无语的是,官员的数量翻了几十倍,工作效率反而变得更低下了。
现在是,官员实际职务(差遣)与本官品级脱节,形成“有官无权”或“有权无官”的怪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