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复旦的王运熙和陈尚君教授,也在《文学遗产》杂志发文进行探讨。
与此同时,朱东润先生编撰《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原有的错误注释进行了更正。
《文学遗产》是隶属于社科院的学术期刊,关注这本杂志的人非常少,普通人想买都不知在哪里买。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被一些学校,选为大学辅修教材。但老师们懒得讲这本书,只是让大学生自己去读,而绝大部分学生连碰都不碰。
所以,这个问题始终不受重视,甚至无法引起学术界关注。
此后十多年,陆续有学者提出质疑,但高中语文教材始终不改正!
而且,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居然还他妈错得不一样。
鲁教版的注释就很有意思,一半错误,一半正确。含含糊糊,似是而非,云山雾罩,甚至连语句都不通,让学生读起来摸不着头脑。
还不如人教版全错呢,至少语句通顺。
刚刚创办才两个多月的《新京》,这次为了销量不请自来,记者迫不及待搞事:“你对招生公平怎么看?你是反对特招新概念一等奖,还是因为自身情况而支持?”
眼前的几十家媒体记者,很多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