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此而已。
陈贵良打算写的这部长篇,没有什么虚拟网络世界,但某些观点却非常新锐。
这里的所谓“新锐”,是放在2003年来说。
比如“诸众(杂群)”概念,源自2000年出版的《帝国》。更深入探讨的《诸众》,此时甚至还未出版。该理论批判传统工人阶级的单一性,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主体联合反抗。
在陈贵良的里,诸众是反抗暴政的主要力量。前期勉强达成了人民阵线,中期就被大企业分化利用,最终把革命推向无政府主义。
还有“弱群”,在里的革命早期,就被大企业扭曲收下当狗。弱群的本质是弱势群体,但被扭曲成为身份政治,最典型的就是LGBT群体。
还有社会进步诉求群体,即平权、动保、环保、人道主义那套。这些都在里被大企业扭曲,变成群魔乱舞的政治工具。
陈贵良还在里各种隐喻。
比如书中的大企业联盟“记忆清洗计划”,隐喻新自由主义“历史终结论的话语重构”,对应现实中的欧美抹去工会运动、民权斗争等集体记忆。
边关月认认真真做题半小时,扭头一看陈贵良还在写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