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的燕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边吃边聊。讨论课程,谈论时事或文学,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还会激烈争论起来。
话题很快转到了时下热门的,《天若有情》。
有人说:“余切那个,很明显在批判阶级,他不是经济系的吗?经济系的主任陈聪,瞧不上西方经济学,搞的是马列政治经济学,这是在拍马屁。”
又有人回答:“陈聪马上要退了,下一个经济系主任,不就是搞西方经济学的吗?到时候余切怎么办呢,难不成左右摇摆?”
先前说话的人又说了:“也不怎么办!我看余切也写了资本主义的好,资本家不是给了穷人爱情吗?”
“——那你也得首先搞到一辆摩托车啊,有券吗?有钱吗?”
“他这个有问题,华弟哪里搞得到摩托车?内地人敢挟持港地女富豪,早被枪毙了,几个省都要拉包围网!余切还是见识太短,乱写……”
“嘿,你这人,怎么和较起真来。”
——张俪听着这些话,朝余切使眼色:“余切,你在燕大还挺出名的嘛。”
“他们认识‘余切’两个字,又不一定认识我。”
“那也是出名了,可比我好得多……”张俪道,“你在川省作家当中,很快就有名气了,来了燕大还是这样,大家都开始讨论你……”
张俪有点惆怅,但她也是个要强的,很快说,“我也该去报道了,不能再这么玩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