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的主编刘芯武原先也在《十月》刊的少儿组做过编辑,后来被调走了,刘芯武的《爱情的位置》,就发在《十月》创刊号上。
作家可真是一个圈,是吧。
然后,1977年,《十月》一开始发行的时候就大受欢迎,却因为找不到足够多的纸浆,只能每期限量发行十万册。各地经常有邮局写信,问“同志,怎么才能订购到《十月》?”
到81年,燕京出版社搞定了纸浆的问题,《十月》尝试发行十四万册,然后是二十万册,再到五十五万册……
总而言之,王世民和《十月》刊在小圈子里面很有影响力。
所以骆一禾就找到主编王世民说明情况,之后请求:“给安排一个住处。”
王世民问:“安排给谁?”
“给余切。余切是《天若有情》的作者,他是我同学,”骆一禾说到这补充了一句,“我和他私交特别好。”
王世民立刻明白了:“你想要挖余切过来咱杂志?”
骆一禾没有说成不成功的事情,而是道:“余切不可能一直在《红岩》发东西,他是个川渝人,却成长在了咱燕大……您看看啊,连一个招待所的事情,也要跑来跑去,简直不配他的名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