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头一回,讲的是几位逃难去南洋的男女,一路上历经各种苦难,勉强立足的过程。
其中最有戏剧冲突的是漂亮的女性一来就要被威逼抢走,有钱的就要被哄骗走所有钱,有力气的就被殖民者征用,去扛沙袋修码头。
他们原先都以为南洋是世外之地,一片净土,然而来了之后却发觉是另一个人间炼狱。
发布之后,当然没有立刻引发轰动。
然后每天一发,第二、第三回之后,剧情进入到第一个转折点:有人已经积累了原始资本,打算开厂单干;而有的人准备和日本人合作,大发国难财;女人们则被卖来卖去,受尽屈辱。
第四回后,前面的铺垫得到收束,开厂单干的资金被奸商携款潜逃,和日本人合作的却发财致富,霸占娘家妇女,女人们已经开始能顶半边天,吃尽了苦头,努力生活。
书中简直是一个南洋社会的大观园,这地方人种歧视严重,贪腐腐败横行,没有法律法规……华人要么团结起来,一点一点的打拼,要么就做二鬼子,得到暂时的平安。
人们开始觉得:这倒是有点意思!
84年的泰国经济发达远胜过大陆,因此无论是水果摊上摆摊的贩子,还是在河上泛舟的船夫,都有钱买一份报纸来打发时间,这些人是纯粹的底层体力劳动者,许多人时,还不得不掏出字典来认字。
曼谷的唐人街,一位挑水货来卖的华人老农,正戴着老镜看《出路》这篇,看得眼泪汪汪。
许多年前,他父亲活活累死,他母亲靠着洗衣服和乞讨,一点一点给他和另外几个兄弟姐妹抚养长大,尽管经济拮据,母亲却始终让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