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章 轰动 (2 / 4)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在单行本发行后的两周,全国有四十多家报刊节选了《大撒把》,十多家剧团想要把改编成剧目,余切每天都能收到请求改编的函件,而从去年在《十月》发布以来,有关于的评论文章接近百万字,这甚至已经是本身字数的七八倍。

        连载有《大撒把》的期刊销量陡增,各地邮局和书店打电话到京城出版社,要求把今年一月的《十月》刊再印刷一遍。

        王世民看到这些要求后简直是哭笑不得:“哪里有重新印刷之前期刊的?”

        余切听说这件事情后,反而觉得编辑部大惊小怪:对经典进行复刻,这不是很常见的吗?读者想要,难不成还嫌赚钱烫手?

        王世民解释说:“我们的纸浆已经非常紧张,把它用来印刷单行本和《十月》新一期也就罢了,用来反复印刷以前印过的,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是浪费了国家的资源!”

        第二次印刷的三十万册迅速卖光后,根据各地汇总而来的反馈,京城出版社紧急制定了再印刷五十万册的计划,交由当时最好的印刷厂——新华印刷厂印刷,地点位于西直门往南一点。

        新华印刷厂从名字看也知道是新华书店的厂子,承担了一系列报刊、文学名著、专业书籍的印刷任务,其单日最大印刷量达到百万册。

        因为《大撒把》单行本的热卖,近一周内,新华印刷厂已经停掉了一些国外名著原先的排期。机器没日没夜的转,工人分了三班倒,印出来的书页热得发烫。

        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全燕京都不够印了,得其他地方印刷厂也加入进来。

        余切跟着《十月》主编王世民跑去燕京出版社开会,就是为了要纸浆,纸浆不够用了,就跑去其他出版社请求“匀”一些份额出来。

        这些事儿算“出差”,三块钱一天,吃喝也是王世民来请。

        余切已经成了明星,他彻底在燕京的文学圈出了大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