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巴老的评价 (1 / 4)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燕大。

        五月份开始进入到学生的考试季,但是没那么紧张。还是能看到不少学生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

        新现实社团在燕大挺出名了,不少校外的学生也慕名而来。目前新现实社团和五四文学社分庭抗礼,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文学社团之一。

        燕大现在有个四大诗人的说法,分别是骆一禾、查海生、老木,西川。查海生确实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另外三个人性格比较内敛,没有查海生那种颠劲儿。

        西川还是余切的粉丝,他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在骆一禾的介绍下,主动加入了新现实社团,尝试创作一些散文性质的文学。

        “新现实”已经不光是“新现实”了,而是代表了新的东西,新的创作者。

        历史上,这个西川会和余桦建立起不错的关系,成为朋友,为了马尔克斯的签名争来争去,现在全成了“受到余切影响的人”。

        是的,“受到余切影响的人”开始有一些了。这不是说余切已经一统青年文坛,而是说他最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个标志性人物。

        刘芯武为代表的作者创立了“伤痕文学”,而余切为代表的作者,甭管他是军旅文还是新现实,他都在取代原先伤痕文学的关注度。

        创作伤痕文学的作者开始变少,尝试新题材的作者正在变多。

        从读者的反馈来看,大众也似乎反思够了,对过去的伤痛已经释怀,开始向前看。他们需要更加贴近现在生活的作品。

        文坛有些人关注到了这种现象,纷纷写了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以王濛写过的那篇发表在《文艺报》的评论最为出名。

        而后《大公报》的记者采访了当今的作协主席巴老——他因为伤病在家休养。所以这段“文学评论”是以对话的形式,记载到了《大公报》上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