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藤野后人是来日作秀的标准流程:不论是政治家还是作家,都要走上这么一遭。
藤野和鲁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友好的缩影。
但作家们发觉,藤野先生的后人并不懂文学,也不知道中国文化。
而其实鲁迅本人虽然写了怀念藤野的文章,他自己却极为清醒。在谈论到中日关系时,鲁迅曾经写文章“没有力量的均衡就没有真的亲善”。
当然是这样,没有分出胜负,哪里有真正的稳定关系。
翻译陈希儒觉得不太对劲,问余切:“这个藤野的后人,居然对中国啥也不知道,完全是个吉祥物,你觉得咱们能这么好下去吗?”
余切没正面回答他,而是说:“你看看,我们连友好交流协会,也分了个‘日中友好’和‘中日友好’,日本人把他们排在前面,我们当然把我们排在前面……”
陈希儒就懂了:“唉,好一阵子,就好一阵子吧。总比过去打起来好。”
nhk的国谷裕子邀请余切去她组织的私宴,在这场宴席上,许多当时节目的人都来了,一些对中国文学有兴趣,和感到“仰慕”的日本年轻人也在场。
余切带上陈希儒这个也会日语的跟班,两个人在新宿区出横丁吃高端日料。
出横丁是众多居酒屋的所在地,而新宿是全东京最繁华的区域之一。日本上班族们在这寻欢作乐,他们正处于有史以来经济最好的阶段,整个国家蒸蒸日上。
这也是两国差距最大的阶段,有多大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