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两岸三地,华人世界 (2 / 8)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余光钟等人的童年阶段几乎都在大陆度过,然后跟随父亲,49年之后飞到岛内。余切其实正隐晦讲到他们父辈所经历的创伤,这是一批极为特殊的人群,这一批人迁移到宝岛后,对内地的思念最为浓烈。

        历史上,蒋家为了保持大头兵的战斗意志,不允许其通婚和融入岛内社会,创造了一个独属于这百万人的“军中乌托邦”,而后又在意识到反攻无望后,抛弃他们,任由这些人自生自灭。因此,岛内一直有各种老兵抗争的事情发生,这算是当地的群体记忆。

        余光钟、李傲先后都为老兵的诉求写过文章,李傲为此坐过牢,余光钟那首《乡愁》,更是直接引发了无数老兵读诗后泪流满面。

        有个快七十岁的老兵将来回到大陆探亲,怀中揣着《乡愁》,一遍遍的默念,结果回家后才发现父母早已因为思念过度去世,女儿失足溺水而亡,妻子抑郁去世……他的全家早已经都死绝了,这人知道真相后大哭,不久后也抑郁去世。

        这种悲剧岂止一个两个?

        余切竟然会了解,并且做出寄语?

        余光钟等人很感动。

        只听到余切沉稳的声音。

        “十年前,在内地出土两封战国末期的家书,写信者是两名秦国的士兵。”

        余切说:“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写信来是为了要钱和衣服的,他们说这件事情简直人命攸关,反复强调不要寄错了地方。在信里面,他们还寄托了自己的哀思,希望母亲不要挂念,希望家人照顾自己。”

        “我们对秦军的印象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好像冷血机器一样,实际却仍然是一个个小民,有他们自己的父母,有老婆有孩子。这两封信是埋葬在大哥衷的墓穴里,我们能推测,黑夫和惊最终死在了战争中。可以想象,衷,还有他们的母亲,其他的家人,在很长的岁月里,会一遍遍回看这两封家书,抚摸这两封家书,寄托他们的哀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