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飞来美国,到OmniParker找余切。
在这段时间,余切已经给卡门发去了《2666》的第二卷。
“余,你会拉美文学已经让我非常惊讶,但我没有想到,你竟然对核子文学还有一些见解。”
“《2666》这一本书你是否已经要写完?现在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尽快发表成册!”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余切说:“我会在这个月内完成这本书。”
“好!”卡门并不因为余切写书的速度而感到惊讶,在哥伦比亚期间,马尔克斯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向她表达了惊讶。
事实上,和常人理解的“一书封神”,“孤篇盖全唐”等神话不同,作家的产量同样是衡量其伟大的标准之一。拉美作家之所以能刮起拉美风暴,和其穷困期量大管饱的产量同样有关系。
马尔克斯另一个身份是新闻调查记者,他年轻时不知道写了多少新闻稿,在他“五年的封笔”期间,马尔克斯只是不发传统了,他写作的习惯仍然在保持;学院派的代表海明威,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每天至少写五百到一千字。
这些作家流传出来的经典,并不是因为他们写的全是经典,而是因为他们写了至少两位数以上的,在这些为数众多的中,诞生了几部在全世界都有名气的巨著。
卡门道:“我这次是从西班牙飞来的,也许你不知道,你的核子文学在欧洲也有人开始用了……我不得不在各种渠道上努力宣传,这是一个名叫余切的作家来首先定义的。”
“余切是一个东方人,一个很有先见的东方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