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谢晋又说了:“《少林寺》的票价很便宜,一毛钱,咱们三毛钱一张,还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那也是破了记录!”
文艺圈存在一种远古吹,讲究个开山立派的祖师爷,到时候余切做编剧的这部电影,就能成为镇压未来各路导演的天堑了。
八十年代,家统治了中国电影,这一点儿不夸张。
85年的金鸡奖最佳影片角逐中,一共有五部电影获得资格,其中除了《谭嗣同》是纪录片之外,另外四部全部出自原著,电影编剧全部是家。不仅如此,获奖的最佳电影《红衣少女》,正出自于《城》编辑屈铁宁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五代导演的扛把子,张一谋、陈恺戈等人,都在电影《黄土地》中担任主创,而这电影又改编自作家柯蓝的《深谷回声》。没有文学家,他们要陷入到无戏可拍的局面。
电影局的老大是家陈沪生,统管电影局的文化部门的一把手,仍然是家王濛。金鸡奖、华表奖……通通是影协和文联共同举办。
制片厂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家不仅薪酬远远高于演员,在地位上形同于制片厂的合伙人,而演员只是制片厂旗下拿着津贴的员工。家不仅可以“建议”谁来演这一部戏,还可以“建议”谁来担当导演。
正因为家在今天,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才使得余切在《小鞋子》剧组中说一不二,初出茅庐的姜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成了他的小弟。
庆功会上,时任沪市宣传部门领导的陈立道:“同志们!这部电影取得的成功,首先要感谢一个好剧本的出现,然后要感谢导演艺术家谢晋的努力,没有这两个人,这部电影不可能受到这么大的欢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