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钟的信寄到了《星星》诗刊,这是一个川省的文学杂志,地址在蓉城。而创始人流沙河仍然在京城,他已经在京城居住了小半年。
编辑部打电话找到流沙河,说明情况,把信件原封不动的送到首都来。流沙河相当激动,等不及这一封来自跨海信件送到,就直接去找余切。
流沙河先去《十月》编辑部,没找着,又去余切在鼓楼大街的居所,还是没找着,有人告诉他,余切已经搬了家;最后流沙河在燕大附近的蒋家胡同找到余切。
一敲门进去,流沙河道:“余切,你怎么住这了?”
“我在燕大欠的课太多,忙着学习,又要写,索性住在这里。”
余切在首都已近有三个住处,一个是鼓楼大街的老地方;一个在景山公园;剩下一个就在燕大校园附近。
“哦,就在学校,难怪!”流沙河明白了。他大致打量了一下余切现在住的地方,虽然不如他在鼓楼大街的豪华,但却打通了左右和中间的三套房,使之连起来成为一个早期“豪华大平层”,家电、书籍应有尽有。茶几正中央,还有个硕大的芒果放着。
冬天吃芒果!奢侈!
余切在手上切了一小片儿给流沙河:“你也吃点?”
“来,来点吧。”
1月份正是特别冷的时候,余切这个住处,却有二十好几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