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过诗歌,写过……都没戏!还试图写一本商界沉浮的,可惜写了几千字后,传统刊物都不要,反而是招惹来了当地的部门,自讨没趣,他只好发誓不再写这些东西!
1983年,在他的床头,常常放着一本《万历十五年》,84年,这本床头必读之作换成了《大撒把》,沪市文艺版《潜伏》出来后,就换成了《潜伏》。
他实在是余切的铁杆书迷了。现在他手头又有钱,只要余切写出一个字,他都要买的。
王石头打开这一期《南周》一看,只见到头版头条,正是一篇转自于《明报》的报道。图片上有两个中年人,还有一个手提箱,看样子……应该是在机场。
他再一看报道内容,发现竟然是几套沪市文艺版本的《潜伏》丛书,顿时惊得张大嘴巴。然后,他看到“这一丛书大概率已经被带去宝岛,也许是专供给一些人来收藏”——他意识到这代表什么后,忽然疯了一样的跳了起来,大声道:
“深海同志,农夫向你发出消息!请你立刻联系组织!”
随后,王石头转到另外一边,把《南周》卷起来,眼睛正对着照片。那上面有余切以前在老山前线拍摄的战地照。
王石头笔直的绷着,朝圣般向那个照片敬礼道:“报告!深海仍然潜伏中!”
这个倒爷,简直比自己赚了一笔生意还要狂喜,他立刻打车回公司向所有人宣布:“你们看看,余切的都写去了海对面——天下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和我说困难大!西伯利亚、撒哈拉、亚马逊……全世界没有我们不能做生意的地方!”
“我们要拿出余则成的信仰来做生意,斯蒂庞克(民国时期的豪华轿车)也不是梦!”
这个事情原本只在少数文坛中的人流传,现在却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