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国际写作交流 (2 / 7)

作者:小时光恋曲 最后更新:2025/7/8 4:30:19
        来接他的是诗人流沙河,就是马识途那个在川省作协的同事。流沙河年纪比马识途小,今年才五十来岁。流沙河的笔名是流沙河,他的真名也是流沙河。

        三十年代,流沙河当时还姓余,和余切是本家。流沙河决定写诗,此时有个很出名的作家叫“流沙”,于是,他只好把自己笔名改为“流沙河”,五十年代,《日报》有一篇号召治理冀省流沙河的文章《坚决和流沙河做斗争》……把他差点吓尿,以为要搞自己了,结果是虚惊一场。

        这之后,流沙河就鬼使神差的在身份证上也填“流沙河”,这就是他的真名字。

        余切看到流沙河就想到了管谟业,这两个人的性格都同样的“愚”,只是因运气好,没闹出过什么大差错。流沙河本人比管谟业还要更幸运的一点是,他的“愚”使得他误打误撞成了两岸之间的友谊人物。

        流沙河是诗刊《星星》的创始人,在诗坛的地位如雷贯耳。82年,《星星》复刊之后的两年,流沙河忽然决定要向国内读者介绍宝岛诗人:余光钟、洛扶、郑愁宇等一批宝岛诗人因此进入大陆人的视野。

        这在当时难以用逻辑解释,流沙河几乎是一意孤行的做成了这件事情。

        总共十二期,一期一个,把这宝岛十二位诗人介绍完毕之后,流沙河顿时就成了友谊的代表,在宝岛也享有盛誉。眼下离宝岛和大陆正式破冰还有两年,但学术界已经开始交流,你侬我侬了。流沙河和余光钟两人写信,借着私人信件抒发爱国之情,又都刊登在杂志上。

        先是余光钟看到自己被介绍到大陆很感动,写出《蟋蟀吟》:“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流沙河看后立刻写出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的诗:“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宝岛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在木兰的织机旁……在姜夔的词里……劳人听过,思妇听过。”

        诗写的怎么样先不谈,想法还是很好的。

        他们的诗词对唱都被选去了大陆的语文教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