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诡异的发展曲线,使得邀请余切访谈的价格不降反增。到三月份时,余切录制一期访谈类节目,价格已经高达百万日元,他得了个外号“百万日元先生”。
但日本人并不在乎这种溢价。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随之升值,接下来的三年日本的美元计gdp三年内增长120%(你没看错),日子好到这种地步,尽管余切在中预言了将来的崩溃,他在访谈中也表达出自己的忧虑,但大部分人不觉得这些事情会发生。
这成为余切唯一“污点”,他总是在不遗余力的看衰日本的房产和股市,劝大家不要加杠杆,但谁会相信他说的这些鬼话。
顾方舟从京城也飞往日本东京,和余切一起筹款。八十年代,日本的家电行业十分发达,他们有进军大陆市场的意愿,一些企业打算参与到这场慈善活动。
这些家电企业们不捐钱,也不捐丸,而是捐制冷冰箱。
顾方舟说:“二十多年前,当昂贵的辉瑞特效疫苗进入日本时,日本家庭拥有冰箱的比例只有13%,于是疫苗通过发放给家庭来自行服用的办法,成为了不可能,因为疫苗需要一直保持在零下五度到零下十五摄氏度才能保持药性。”
“所以,日本最终通过政府来组织这一事情,在我们国内也要这样了。我们要办事,只靠民间是不行的。”
顾方舟向余切谈起了他在京城看到的一些变化,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由政府组织捐款。
“你得奖后,很快有领导关注到这一事情,已经下了命令:尽快的拨出一笔钱,组织出一批人手,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发放丸。”
就像是余切原先个人组织的捐款活动,现在许多作协半官方半民间的同志帮着统筹一样,随着金额发展得越来越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余切开始成为精神创始人一样的人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