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林炳南又看到了“中国孩子”成年后,因为基建的还款使得医疗领域的投资不足,使得生育过程中可能落下了伤病;又看到了因物价涨幅而使得日本的设备涨价……他还写到了普通人看的松下大彩电,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就会涨价到三千块钱。
林炳南恍然大悟,他意识到余切在写什么东西了。
他这个报告文,并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号召大家关注这一问题,未雨绸缪。
此时,林炳南再返回到报告文之前,余切的纯学术论文部分,这时候就写的很合规了,是一篇标标准准的科研论文,全文只有数字和结论,没有丝毫的感情宣泄。
但是,林炳南的脑海里面,却只有余切后面的报告文!
余切在报告里面,写的太夸张了,这不能不使得人产生担忧,即便他写出的情况,发生了三分之一,五分之一,都是极大的差错,而这本来可以在初期就避免的。
只需要在签订的贷款借助合同中,添加“假如日元大幅度升值,还款应按照原先的汇率计算”这一细则即可。
放下这篇文章,林炳南忧心忡忡,对前来的研究员道:“本来借款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是商务部门的事情,我们只管做研究就行……但余切文中写的这样可怕,而避免它的代价又这么小,只要多写一行字就行,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我们的报告中,向上面建议这一件事情?”
研究员说:“您是说,让政府也来看余切写的论文吗?”
“当然了。”林炳南道。“我们上个月在金陵,这个月在沪市,一直在研究泥沙淤积的事情……一点小小的差错,将来确实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后果,不要说一些借款,就连地形都会被改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