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得生气,余切顶着风雪回去,到家之后,满脸都是冰碴子。
第二天又匆忙赶来。
八宝山有俩公墓,一个是专属干部的,一个是给到科学家、文学家、高级知识分子等的人民公墓。林徽因、舒庆春等人就安葬在此。
王世民的墓碑在一僻静角落,写上他的名字和主要身份。
京城一直到明年才强制要求火葬,但王世民在生前已选择火葬的方式,他的葬礼也很简单,放上了一些王世民喜欢看的书籍,和他生前写过的,《十月》编辑部的同事们,收集来一些引起过轰动,并且刊登在《十月》上的剪纸……通通都放进去。
那一张写有余切和岩波出版社社长绿川亨对话的翻译稿,也当做“礼物”,送给王世民了。
之后的追悼会上,一些原来没有来得及来燕京,或是不知道消息的作家们,都以各种形式参与了追悼会:王濛、李铎、石铁生、包括和余切发生过争执的陈建工等人。
王世民的追悼会,竟然成了一场审稿会,不知道是否是他本人的主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世民努力写了一篇审稿文章——众所周知,《狩猎愉快》未能发表在国内,而是直接发去了日本。
因此,许多国内的读者既没看过这篇,也不知道的妙处。
张守任替王世民念了这个审稿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