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余切提议:大家应该用写、写游记、或是写点评论文章,把这一次会议的成果扩大,宣传更多的人来关注。
他当然是为了宣传“丸”!
在一众井喷的状态下,事情的起因就会被大众注意到。
王安亿找到余切:“屈铁宁让我问你,你到底什么时候写下一部?她肯定给你写一个好的评论。”
余切说:“我是发起人?我怎么会不写?很快就会出来。”
余桦和刘振云都有收获,余桦的收获尤其大:他已经敢写了。余桦告诉余切:“我现在有一个的想法,我想要尽快创作出来。”
“什么?”
“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勇敢的出远门,他坐上火车,遇见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
哦,余桦的成名作。
余桦终于要登堂入室了,《十八岁出远门》这部写出来之后,余桦才真正被认为是可造之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