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在这个场合中见到了木老,下会后,他主动来找余切:“真是英雄出少年!我就说我们的聪明才智从来不逊色别人,无论是下围棋还是写,我们都能做成!”
木青又说:“本来应该是我们新化社全程跟随,并且写出报道发给全国人民,我们对中日擂台赛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徐驰是一个更好的报告文作家,出于文学的特殊性……我认为不要只关注结果,而关注是什么样的过程。”
“余切是我个人很欣赏的青年作家,他这个人比他的全部作品加起来还要重要。”
徐驰就在余切旁边呢,激动坏了,下了军令状:“我一定完成任务,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余同志!”
“那就好!”
请求改编余切的报告如同雪一样纷飞而来。最新的《小鞋子》已经在录制广播节目、排练成话剧表演,其中最重要的电影拍摄被余切压下,等他从日本回来再处理。许多制片厂得知消息后只能作罢。
沪市制片厂的导演谢晋却不信邪!谢导从沪市乘车一路向北,赶在余切赴日前和他对上了话。
谢晋原本中意余切的《出路》。《出路》、《大撒把》和《未婚妻的信》是余切中的三驾马车,《出路》在海外的影响尤为重大,拉赞助也非常容易,这对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特别为重要。东南亚富商排着队愿意捐款,闻着信儿就过来送钱了。
这简直是能刻在族谱上的大事!
因此无数人想要拍摄这一部恢弘巨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