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徐驰忽然流泪了。
他复习了一遍余切的前半生,此时忽然意识到原来余切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是从泥巴地里面长出来的金子。
是的,用“伟大”来形容这一个人竟然不为过。他正像是历史上那些传奇人物一样,有一个不太妙的开局,然后如命运之子一样,当他把天赋施展开来后,像是整个地球围着他转,他迅速取得成功,并且流露出这个人的本色。
余切的本色就是善良,他是为群众说话的人。他虽然因为赚了钱生活变得越来越奢靡,但他总是孜孜不倦的为了社会大众说话,而且毫不吝啬钱财,一刻也没有变过。
徐驰把笔搁在这,心里觉得自己已经写了半份好报告。
——————
“春雨行动”成立后,首先在京城本地受到了热烈欢迎。仅仅在京城这一个地方,几天内竟然汇集了十万有余的捐款!无论是在鼓楼大街,还是在铜锣鼓巷,人们没有不谈论捐款和《小鞋子》的。
家长们排成长队,带着自己孩子来到建国门外大街儿基会的门口,踊跃捐款。孩子们手上只有几毛钱几分钱,家长要多一些,能有个几块,有时甚至慷慨解囊,捐献出十元的巨款。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盛景,《新化社》形容这是一场“人民的胜利,人民的心声,是众志成城的确凿证据!”
国内第一家经济报纸《经济参考报》则煞有其事的讨论起,“捐款”是否会成为一个常用的筹款手段,它成为市场和行政之外的第三只手,弥补社会安全网的不足……
各类报道层出不穷,几乎都肯定了这一行动的价值。政界的人看到了文学对社会的凝聚力,而经济学界的看到了新的调控手段。
文学界则为了余切的影响力而吃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