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驰打听到余切目前的稿酬大部分来源于国外,在去年的上半年,余切才堪堪约有几万的存款。
然后在下半年,他先后在日本和东南亚创作出一系列,通过巨大的外汇差,余切赚到了难以想象的稿酬。
国家还很高兴哩,哪有个人能赚到这么多外汇的!真是大功臣!
但即便是这样,余切的生活还是有一点奢靡了。
怎么能这样奢靡?
徐驰向余切提出:“余切,我们真的需要几千块钱的自行车,几万元的房子吗?我们向全国人民报告的青年作家,一代人的榜样!难道是一个吃牛排、喝红酒,骑雅马哈重型摩托车,听邓丽君磁带的人吗?”
余切却大笑道:“这事儿在1984年之前不太行,现在却刚刚可以。你尽管写就是了。”
徐驰又说:“我担心这样会使得社会对作家这个职业,有一些不好的联想。”
余切摇头:“你错了,真正让人不好的联想,是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作家越赚钱,越代表这个职业受欢迎——他赚钱多,说明他受到读者喜欢嘛。”
“我们哪个都不剥削,只要不乱写东西,不过度消极,无论什么社会舆论都容得下我们!”
徐驰就不再劝余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