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师,我被淘汰了吗?”余桦可怜巴巴的问。
“你没被淘汰,你怎么会被淘汰?还有,你不是编辑,叫我余切就行。”余切道。
“我是海盐县人,但我出生在杭城,杭城也算是我的家,现在我们要回杭城,不就是我失败了,不得不回家吗?”
余切笑道:“我们是去参加一场会议的,一场将来会反复被提起的会议……没想到你竟然还是杭城人,那你更应该去一趟。”
于是,两人就这么乘上了火车,还加上了一个研究生刘振云。这一次没有大领导王濛一起,因此只买到了普通硬卧。
这趟去往杭城的火车也需要三十多个小时,途径多站。路过冀省时,上来一位女乘客屈铁宁,屈铁宁是冀省刊物《山》的编辑部编辑,当过几年女知青。
屈铁宁比余切和余桦大几岁,和刘振云差不多年纪,她是作家圈有名的美女,笑起来脸上有梨涡,非常甜美。现在已经二十七岁,在当时绝对是“大姑娘”了。
四个人都参加受邀参加杭城会议,因此买了同一趟车的车票。屈铁宁还想办法换到余切三人所在的车厢,四位作家没有讨论文学,竟然讨论起了爱情——屈铁宁提议的。
刘振云第一个说话:“我和对象在火车上遇见,交谈之后发现都是一个地方的,而且还是燕大的,就这么谈了恋爱,到现在也没有变过。”
余切接着说:“我和女朋友很早就‘认识’,长大成人之后又再次遇见。”
余桦则道:“我对象在当地很出名,是文化馆的文秘,很多人追求她,但她偏偏喜欢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