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的人,别人越是希望,他越是能给到更多!余切,你是这样的人吗?”
这话让余切的血都热了,他直言道:“越是朴实的,越需要功夫,我还没有碰到那个足够朴实,又重若千钧的小事情。”
冯木深深的看着他:“如果你碰到了,你就能写得出来?”
“我肯定写的出来!”
鲁孙则透露出一些消息:“茅盾文学奖已经开始评选了,目前正在内部初筛,有些作品得到了公认的好评,有些作品毁誉参半,还有很多人想要走关系,你有没有听过这方面的风声?”余切说:“我最近忙着写评论文章,没有空打听。”
鲁孙和冯木哈哈大笑,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情。
这两个老头说的话过于莫名其妙,以至于余切感到有些不对劲,直到他隔了两天,张守任把《文艺报》上一则新闻拿给他看,余切才恍然大悟。
新闻上是“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的幕后趣事,冯木写的。
该奖项评选范围是1982年-1984年这3年期间出版的长篇约450部,以及各地共推荐的作品92部。评委会为此开了数次会议,有一次,地点就在《文艺报》的小会议室——是的,就是余切两天前去过的地方。
这一次评选过程中,巴老本人未能到场,但是通过电话传达了他的想法:
“不要照顾,要艺术精品。”
听到这句话的人是谁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