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归纳总结,正像是余切从一个九龙城寨,想到了华人史一样。在我从事光纤研究之前,大家都用金属线,成本十分高,损耗也大。”
“我心想,一直这样,就应该这样吗?”
“然后!”高琨回忆道,“我找到了这样一种材料,又轻、又便宜、又传的远……是石英纤维,原先拿来做玻璃和塑料。”
学生们答:“高琨!你可厉害了!你别说了,你该得诺贝尔奖!”
高琨不以为然:“我把结果发成了论文,许多人都感到惊讶,我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他们说,这不正常,这很了不得……我们这个社会中有许多轻而易举可见的现实,无数人从中走过,却不能发现其中的真理。”
“今天,我让你们看这一场辩论,正是为了让你们学到这一件事情。”
“知道了!”学生们说,“但是高琨,你研究出光纤的时候,余切才出生,不会你拿不到诺贝尔奖,余切却拿到了吧,或者他比你拿的早?要知道,现在他可比你出名了!”
高琨随即脸涨得通红:“我虽然支持余切,也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很难拿,他连门都没有入,据我所知,他还未拿过一次国际大奖……”
“他不是有泰王勋章吗?”
“那可不是文学奖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