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思索再三,说:“余切恐怕不合适,他虽然写的好,但年纪太小……我不是说他没有资格来做教师,他完全有资格,我是说社会公众不一定这么认为,我担心对他有不好的影响。”
是的,文学界的春天,才到来了没多久。站在当时来看,似乎不应操之过急。
该提议暂时被搁置,会后,王濛心里想还有那些人可以来做教师: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刘芯武就可以来教一段时间的书,他这个人很擅长于表达。
篮球运动员冯骥财也是一位不错的作家,他的性格要内敛一些了,但也不是不行。
……
一时间,王濛的脑海里面竟然出现了许多人。想来想去,刘芯武仍然是其中年纪最合适的人,他做过班主任,近两年没有什么好作品问世,也许刘芯武教一段时间的书,反而能让他从“被余切七擒孟获”般的噩梦中走出来。
但可能余切这辈子都是刘芯武的苦主——就在王濛打算亲自去找刘芯武时,王濛却偶然得知了:余切发过一篇日文,马上要再印十万册。
真的假的?
王濛的想法立刻就变了。
《人民文学》和《十月》杂志社的距离并不算远,王濛直接来《十月》编辑部,找余切的编辑张守任,以及杂志社的总编王世民打听情况。
情况令他大吃一惊,是真的。
余切不仅仅在日本卖成了书,还有可能拿到专业文学奖的提名:如果真的实现,这在大陆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