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勋章之后,拉玛九世握住余切的手,示意他往媒体的方向看去。
这一刻有多重要?
兰实大厅内闪光灯齐亮,余切努力睁着眼睛,挤出一丝笑。现在,他并没有太激动,繁杂、冗长的等待已经消磨了他的耐心,爆发于南洋的热带风暴也让他感到疲惫。
尽管这一刻会出现在他鼓楼大街家中的松下电视荧幕上,他却更想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回看这所谓“第一次”的录播。
赵中祥磁性的男中音会在七点时响起:
“我国青年作家余切,凭借《出路》获得1984年泰王三级勋章,这是中国作家的首次,也是亚洲非泰国作家以外的首次……他的获奖,将推动中泰文学互译、学术合作,甚至成为后续文化交流的契机。”
无非是又一次的填补空白。
直到诗琳通宣读他的授勋词,他的心脏,才忽然跳动得有力了几分。
“今日,我们以泰王勋章之辉光,加冕一位以文字劈开混沌的勇者——中国作家余切先生。他的《出路》,如湄南河雨季的第一道闪电,照亮了华人在绝境中永不熄灭的尊严之火。”
这是诗琳通写的授勋词?
余切望向诗琳通,诗琳通正对上他的目光,露出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