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写不到那里去,但我已经想好了结尾。刘小春最后拿到了国际小提琴大赛的名次,成为国内第一个拿到名次的青年演奏者,回国之后,他面对着自己的父亲拉响了小提琴,也在这里结束。”
“叫什么名字?”
“《和你在一起》。”
张守任听罢思考了一阵子,忽然问:“你是不是打算拿这个去拍电影?”
余切懵逼了:这个张守任怎么知道的?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新世纪初的同名电影,陈恺戈导演的作品,恰好是以八十年代的知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为原型创作的故事。
他在八十年代教授出一大批小提琴演奏家,学生胡坤在芬兰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实现了中国小提琴在国际赛事中“零”的突破。
然后,这个胡坤还是川省蓉城人。这个故事对余切来说简直再好不过。
张守任却说:“我一直注意到你写的,有语言简洁明练的特色,我认为像一部电影的剧本一样,比如我们写到了‘黄昏’,作家在中要用几百字甚至几千字卓尔不群地、细致入微地描写黄昏的色彩、光影、氛围;但剧作家写影视剧时,只需要‘黄昏’两个字就够了。”
“至于是什么样的黄昏?由导演、摄影师到野外寻找、选景,使之形象化、视觉化。”
卧槽,这个张守任真的是行家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