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李存宝写下《高山下的环》,他描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高大全的战士形象,甚至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战场之外,这样反传统的写法引来极大争议,但最终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喜欢……”
在正式的演讲中,刘芯武正朗声诵读道:
“文艺理论家朱光浅教授写下《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发表在《文艺研究》上,以春雷之势,指出人性就是‘人类自然本性’,它并非专门为文学创作所写出,但却启发了许多创作者,使得他们意识到,一个个具体的,日渐丰富化和高尚化的人性之美……”
刘芯武的眼睛离不开了,他的声音在发颤:
“我们呼唤来了新一轮的创作者,他们冲破了原有的文艺创作禁区,或者说,他们根本是成长在没有禁区的第一代人,所以能创作出真正先进的文学作品,这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就是……”
“——”当着六千多人的面前,刘芯武出神了,他呆呆的看着下面的内容,这些溢美之辞,正是他自己所写下来的。
原来,他早就明白了,只是不肯承认。
6=9+
他的声音在喇叭背向的情况下,变得只有自己听到,十分安静,让他产生一种自己在自我对话的错觉,让他怀疑台下的六千多人有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因为台下也是那么安静。
刘芯武试探着道:“余切……是的,无论是他在《十月》所倡导的新现实,还是目前更为出名的那一篇军旅文学,或者对西方流行的拉美文学创作思潮的追溯,都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前人的思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