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岱光把这当做余切的大作业,只要写的满意了,就能拿到高分。
余切之后的请假,当然是越来越多的,会经常需要胡岱光批准,这个论文是一定要好好写的。
这老乡确实是相当敏锐啊。
我自己也并不小心,别人提出来的概念,随便就拿去用了。
为啥余切不大想沾染“双轨制”这事儿呢?
因为这事儿八十年代风评并不好,它仍然未能阻止通货膨胀,以至于没有智囊敢出来说自己是提的。
又因为不久后玻利维亚那边搞得很成功,很多人也包括体制内的认为自己这边搞错了,应该不要“轨”了,直接脱轨随便飞。
整整十年啊……
然后,这些想法在大毛付出惨重代价后,得到了两级反转,认为“双轨制”是之所以没有经济大崩溃的功臣。于是当初打死不敢承认的智囊们,一个个跳出来邀功,说是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这得在九十年代后了。
这么说来,胡岱光整的这个作业倒也不全是坏事,万一他真搞出了什么,也是他来背锅,而余切只会在十几年后被人冠一个“如果他当年没有写,他可能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的“如果余”头衔。
此时,余切摸了摸自己的左脸,他感到了金子一般的线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