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5章 这可不是设备能鉴定出来的 (5 / 6)

作者:金生水起 最后更新:2025/9/16 20:30:47
        “是的。”陈阳最后总结道,将杯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盒子里,“这并不是一对成化年间的官窑,而是康熙年间工匠们向前朝致敬的精美作品,不要看它是仿烧的,但它们同样珍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收藏价值。”

        “因为它们不仅代表了康熙时期的最高工艺水准,”陈阳的声音里充满了敬意,“更承载着一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陈阳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鉴定华夏瓷器,不单单看一点。”

        “我们要综合考量胎釉、造型、纹饰、工艺等多方面因素。这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能只看一个症状就下结论。”

        “比如说这对杯子,虽然写的是成化款,如果你们用仪器给它做鉴定,”陈阳轻轻呼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组织语言,“鉴定出来的时间,一定与成化年,也就是1465年至1487年不符合。”

        “现代科技检测会告诉你,这件瓷器的胎土成分、烧制温度、釉料配方都不是明代成化时期的特征,”陈阳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热释光测年法会显示它的最后烧制时间在康熙年间。”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会检测出釉料中的化学元素比例与康熙时期相符,而不是成化时期的配方。”

        “拉曼光谱检测会发现釉面的分子结构特征也是康熙时期的工艺痕迹。”

        “甚至连胎土的显微结构分析都会表明,这些原料来自康熙时期景德镇的特定矿脉。”

        “所以你看,”陈阳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现代仪器检测的结果会完全''否定''成化款的真实性。”

        “如果是不懂行的收藏家,看到检测报告上写着''康熙时期制作'',而底款却是''大明成化年制'',”陈阳摊开双手,做出一个无奈的手势,“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假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