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视市值暴涨到四百亿港元,一时间媒体将各式光环都套到郑仲湘的头上,报道时也绝不吝啬赞誉之辞,但这未尝不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捧得越高,将来就有可能摔得越狠。
事实上围坐在会议桌旁的董事,都清楚星视内里有多虚。
星视重组上市,现金加写字楼等实体资产,总计不到五十亿;这还包括融资进来的十三亿港元。
写字楼还是年初时的评估价值,在如此惨淡的市况下,这一部分资产要做多少减值损失准备,现在还不得而知。
星视前两年的净利润都在两亿往上,但主要是写字楼出租与出售收益,在借壳上市的报告里也明确声明了,香港楼市持续惨淡的可能性极高,星视未来年净利润很有可能会降到一亿港元以下。
这也是星视只能走门槛更低的借壳上市,没有办法直接IPO上市的关键,财务数据还是差了。
而星视目前投资的那些资讯科技类初创企业,规模都很小,短期内还需要源源不断的烧钱,难见回报。
说实话,除了资讯科技股的概念外,星视远没有真正支撑四百亿市值的价值存在,甚至连资讯科技的概念都太虚了。
这也是郑仲湘现在就迫切抛出荃湾信息港项目的关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