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朱玮兴太心浮气躁,仓促搞什么新产能计划,鸿臣还是能进退自如的。
最多壮士断腕,亏损掉对嘉乐的两千万直接投资,而五六千万港元的产能侧投资,完全可以自组销售团队,从容不迫的先在东洲、锡江、秣陵等有限的地区,试水茶饮料市场。
朱玮兴搞的新产能计划,太大而无当了,产能规模一下子放大了十倍。
他们现在要是强行中断新产能计划,已经投入的损失要怎么处理?
这里面有沈君鹏的投资,有地方银行、信用社放出来的贷款,也有朱玮兴在香港筹集的投资。
香港筹集的投资,主要都还是朱鸿召半辈子结交的朋友、故人。
朱鸿召不能任性说对这些朋友的投资不负责,他就是自己掏钱,也要把这一部分损失给填上。
人活了半辈子,不能这点脸皮都不要。
要是强行继续新产能建设,意味着现在就需要一支足够庞大的销售团队去开拓市场,在华东地区率先建立新的经销商体系。
要不然明年年中新产能建成,招聘数百名员工进厂吃灰?
直接接手嘉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