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四十三章 目的相同 (3 / 5)

作者:更俗 最后更新:2025/9/7 18:41:24
        在资产的市值暴跌到不足以覆盖债务时,通常意味着债务危机的全面爆发。

        到时候就算郑仲湘求他父亲出面斡旋,借贷银行也许不会直接要求清算,也会想尽办法要求星视电讯提供归还一部分贷款,缩小风险敞口,更不要说对贷款进行延期(展期),或进一步提供贷款支持了。

        这种情况下,星视电讯的投资业务暂停也就算了,香港电讯作为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也是偿还巨额债务的希望所在,应该也能保证正常的运营,但星视通讯电子这边,会不会就此瘫痪下来?

        也就是说,袁可飞近两年日以继夜、都不敢歇一口气的工作成果,将毁于一旦?

        现在嘛,星视电讯的股价是跌得很惨,但集团资金储备还有近一百亿,香港电讯业绩再萎缩,今年预计也应该有六七十亿港元的净利润。

        至少在星视电讯集团层面,不仅支撑二百四十亿港元的债务,没有什么问题,正常的投资以及业务发展也不用担心会受到什么影响。

        甚至对袁可飞负责的这一块业务,对袁可飞在星视电讯内部的地位提升,还有莫大的好处。

        这主要也是年初为了筹集合并交易所需的现金部分,星视额外增发了二十亿美元的新股,星视董事会对参加新一轮增发融资的投资人、投资机构,做出相应每年经营业绩增长20%的承诺。

        然而这段时间全球科技股暴跌影响是多方面的,市值腰斩再腰斩是一方面,趋势网、添美网等科技公司赴纳斯达克上市,也被无限期拖延下来,这令星视过去两年时间里在互联网科技投资领域,可能有的回报预期大幅下降。

        华讯网去年年中都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年初时市值一度飚高到一百亿美元。

        星视与香港电讯合并时,对华讯网2%的持股是折价十六亿港元录入资产值,但到五月初华讯网市值暴跌到二十五亿美元,仅这一块就给合并后的新公司带来逾十二亿港元的资产减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