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不少人是觉得比较振奋,尤其是礼部的一些官员更是如此。
这位太子就是一些人眼里标准的储君模版,而且自幼就跟着宋濂等大儒学习经义,再加上平时都是一副和蔼、温润的样子,天然的让读书人觉得亲近。
尤其是相比那位越来越霸道、强势的皇帝,很多读书人更加希望的是这位太子能够为他们说话、争取利益。
至于这位太子到底是什么样,很多人还真的不知道,只能说朱标的人设太好了,再加上朱元璋等人也没少为他背锅。
让其他人离开后,朱标问道,“舅舅,今科学子如何?”
“我不会做文章,这事情你也知道。”马寻就小声回答,“只是先前听几名副考官言语,怕是觉得这届学子才学一般。”
朱标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着开口,“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此前舅舅摸底考试的时候就知道端倪了。”
马寻小声问道,“那这一科准备少取一点士?”
大明第一次会试到底取多少人中榜,现在还没有定论,这也符合大明的一些习惯。
宋朝时一次会试两三百人中榜是常态,但是大明很有可能一榜只招录十几、二十人,一两百也是有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