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系统看似被淮西勋贵们压制的厉害,但是这些人的基本盘无比出色。尤其是以浙东人来说,除了朝堂之上,各地州府也都是以他们为主。
淮西勋贵就不用说了,一大批超品的公侯,这些以军功起家的群体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将文官们压制的喘不过来气。
不过不管是文官还是淮西勋贵都别以为就是他们之间的竞争,马寻和李文忠一个管着国子学一个管着大都督府,他们都可以参议国事不说。
最主要的还是这两位得到了皇帝无与伦比的信任,他们就是制衡文武德最好帮手。
甚至就是这些淮西人、这些勋贵,也是有着一些不同的派系。
徐达、汤和这样的淮西核心派系不说,还有邓愈、冯胜、廖永忠这样早期带兵投靠的军头。
除此之外还有傅友德这样的降将,以及梅思祖等为首的主动归附的势力。
这些勋贵甚至看起来更加派系明显,这还不如那些浙东文官团结呢。
要说权谋、制衡,朱元璋对于这些还是有不少心得。
他也会不断的进行调整,不管是开国前还是开国后,都会因为一些情形的变化而进行各种调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