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正经的儒家子弟
金榜题名时,对于无数读书人来说就是最为风光的时刻。
尤其是在北宋时期,一旦金榜题名就意味着财富、地位、美人都来了,
所谓的榜下捉婿等等,就是这些读书人金榜题名后阶级跃升的标志。
马寻就认真对朱标说道,“殿下,这只是摸个底,知晓国子学这些学子的水平。平心而论,我对这趟会试不太看好。”
朱标心里明白,“有些有才学的就已经入朝为官了,还留在国子学的才学肯定要差一些。”
虽然事无绝对,不过如今的国子学就是如此。
真正的学霸、尖子生,基本上都被征召为官了,还在国子学读书的人自然谈不上最顶尖。
而且现在国子学的生源名义上是整个大明,不过最多也就是江南等地的学生来的多一些。
随即朱标笑着说道,“我这一次出卷,也只看策论,用不着像正式会试一样连考几天。”
马寻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摸底测验而已,对于经义的理解等就没必要多考,那是国子学学生的基本功,策论等才是最关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