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14 / 14)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我们净土宗说是有这个随业往生跟随念往生。随业往生就是说,一般人,一般人我们不能够好好去训鍊第六意识,我们平常的第六意识是心随境转,散散漫漫,那谈不上什么念力。这样子讲的话,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主导我们生命的是我们的业力,那当然是随业流转。第六意识就陷入昏迷状态,那由第八识的这个初能变,阿赖耶识的业力来引导我们生命去得果报。

        但是这个修行人,他的特别,有一个特别叫随念往生。就是我们过去生造了很多罪业,但是我们真实的忏悔,断了相续心。另外更重要就是这个第三能变这个了境能变,我们平常不断地修止修观,在心中栽培一个强大的念佛的力量。当然,主要你临命终要把这个念力要表现出来,所以临命终绝对不能够打麻啡,不能让他陷入昏迷状态。所以临命终的时候,你那个第六意识的那个念力要现前,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就是你在临终的时候,要把你平常在佛堂当中用功那个正念的力量现前,然后跟弥陀感应道交,随念往生。用这个第六意识强大的这种信愿的力量,来引导我们这个往生的善业。

        就是说,虽然我们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的罪业、有很多的善业,但是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起的是一个往生的希望,往生的爱取,滋润这个往生的业力先得果报。这个带业往生的道理是这样子建立起来的。

        就是虽然你有罪业,但是你不要去碰触这个罪业,不要去滋润它,它不会得果报,他不能变成有支,它只能够到这个种子位。种子是不能得果报,一定要到有,要滋润过以后的种子才能够得果报。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这个二取,你心中是生起什么希望,所以我们这个决定果报,一个是业力,一个是愿力,就是心中是希望在那里得果报,就有这个关键点。

        我们跟弥陀的见面,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就是说,我们在这个法界当中,我们希望亲近十方诸佛,我们不断的在佛的境界造作,我们礼拜佛陀,供养佛陀,研究佛陀的教法。当然这是一个见佛的业,但是主要你要忆佛念佛,就是你心中很真实的希望跟佛见面。从佛的角度,十方诸佛,愍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的心情是很希望跟我们见面,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单方面。之所以我们不能够在生生世世当中,都出生在有佛的世界,这因为我们想要见佛的意愿不大,没有这个希望生起。

        所以,虽然我们在三宝当中造作了业力,但是你要见佛,你一定有一种爱取,你对这个佛的境界有一种想要见面的希望,这个果报才会出现。就是说,我们忆佛见佛,这个道理是徧诸十法界。就是说,有两个人,他不到净土去,他们两个人希望来生再见面,这怎么办呢?世界上当然是有因缘:

        第一个,你们二个的业力要差不多,“由诸业习气”,你一个人的业到三恶道去了,那这个业差太多了,你们两个人都必须有做人的业。第二个,“二取习气俱”,你们两个有彼此想要见面的希望,我下辈子也想见到你,你下辈子也有想见到我,心中的念力很强,你们来生的时候,就会“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復生馀异熟”,你们就容易生生世世的见面,是这样子的。

        当然跟众生见面的这个意义不大,我们是希望跟佛见面。世间上事情就是因缘生,这个因缘还是你这一念心,你要往生到某一个净土去,都可以,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第一个,你要累积成就净土的业,第二个,你有强大的这样的希望,那你这件事情就能够成就,从唯识角度是这样子说明这个道理。

        好,我们今天好像时间到了,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kidzcampyor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