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7 / 16)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这个是法执的。法执它所攀缘的是异熟识,前面的第七意识恒审思量的我爱执是缘阿赖耶识,这个法执是缘异熟识。

        第三个、平等性智相应——一切如来,菩萨见道及修道位,法空智果现在前位,彼缘“无垢识”“异熟识”,起“平等性智”。

        ——《成唯识论》——

        这个平等性智,当然指得是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个时候第七意识是缘无垢识跟异熟识。我们解释一下:如果是菩萨,菩萨的平等性智,当然是指八地以上的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他没有阿赖耶识,但是他还可能有异熟识,所以他会缘到异熟识,如果是菩萨,他的平等性智会缘到异熟识,有可能的;如果是佛,当然他只有缘到无垢识,他的异熟识已经消灭了,有这两种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注意,这讲到这个种性的问题。这个种性跟恒审思量的我执、法执有关系。天台宗讲这个观心,它讲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即空大家容易了解,前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在空性当中是杂染相、清净相都不可得。这个即假,观照现前一念心性,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这当中智者大师把它汇归成四个种性,这个性相:

        第七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一种性相就是三涂种性的性相。他说:什么叫三涂种性呢?就这个人的这念心,是增上的恶性,就是这个人我执很重的,我爱执很重。这个人他完全的生命当中,是放纵自我,那个自私的心很强,他完全不在乎别人,他要怎么做就怎么做,这种人当然偶尔也会造一点善业。但是,智者大师说,这种人的生命,大部份是在三恶道度过,偶尔有一点善业来到人间,但是一下子就失掉人身,又到三恶道去了。这个是三涂种性的,就是增上恶心,这个恒审思量里面那个我法二执非常地坚固的,也很难接受真理,很难教化的。

        第二个是人天种性。人天种性他那念心是增上的善心,说他也有烦恼,但是他能够克己復礼,他能够适当地克制自己的这个自私的心情,这个私欲,使令这个私欲的活动有一定的轨范,这种人他是多数来说,是在人天里面流转的多,他偶尔会有点罪业到三恶道,但是他的根性是善良的多,他处处为别人着想。有些人他做什么事,他会为别人着想,这种人的心地,他就算偶尔造了恶业,到三恶道去,但是虽堕恶道,终不久留,因为他的根性是人天的种性强,他一下子从三恶道出来,他大部份都是在人天种性,人天的果报活动,这个是人天种性,第二个种性。

        第三个是二乘种性。他内心当中那个出离性强,就是他那个我爱执已经慢慢调伏了,但是法执还是很重,他跟我空智慧相应,这种人迟早证得阿罗汉涅槃。

        第四个是菩萨种性。菩萨种性的特色,就是菩提心,他我执也淡泊,法执也淡泊,这个人是成就菩萨果位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