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2 / 11)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这个信心的总相别相我们说明一下,它的一个总相就是心净,就是信心的一个相貌就是内心清净,没有虚伪。这样的一种清净心所开展出来是三种的别相。这种清净心是怎么生起的呢?是在这个实德能这三个情况之下生起这个忍乐欲。先对这个“实”,当然这个信心所对的境界是一个三宝的境界,这个实就是三宝的真实性,我们在经论上的学习,听到有佛法僧三宝,我们对于它的一个存在的真实性能够忍,随顺忍可,就是你相信三宝是真实存在的,这是第一个叫作实。

        这个“德”就是它的一个功德,我们进一步对三宝的功德能够欢喜好乐,说是三宝有很多的世间的功德,有一些出世间的功德,这种功德我们内心当中我们生起这个乐,欢喜好乐的心情。第三个对这个“能”,就是我自己的能力,就是说这个三宝的功德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就是我相信我努力地修学,我内心也可以生起这样的功德,那你对于你自己这个的能力,生起这个欲,欲就是希望,希望成就,你有这种希望,就是有种愿力的意思。

        当我们对于三宝的广大的境界有这种实德能的这种忍乐欲的心情,我们安立作你对三宝是生起了真实的信心,而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是清净,而没有虚伪的,这样的信心有什么功德呢?“对治不信,乐善为业”,因为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就对治这种不信的烦恼,而好乐修习一切的世出世间的善法。

        这个地方《成唯识论》提出一个问题说,说所有的善心所都是清净相应,为什么单独在信这个部份,安立作心净为性呢?《成唯识论》回答说,是因为这个信心的清净,是对于这个不信来说的,说不信的心的相貌是染污的,因为信心能够对治这个不信,所以它是清净,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解释一下:

        比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阿弥陀佛是一个广大的功德法具,它是总持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但是我们不同的心情去念阿弥陀佛,会出现不同的相貌。说是我们有真实的信心忆念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能够引导我们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产生这么大的力量。有些人他不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他听到别人念佛,他也念佛,但是因为他不信的因故,他的内心是染污的,甚至于怀疑,但是他也愿意念佛来摄心,让内心寂静,但是因为他染污心,就把这个宝的功德染污了,功德在他的心中运转的时候,他不能出现这个灭罪生善的力量,可是这个宝本身是有大功德,这个大功德到他的心中,被他的染污心给覆盖了,就是他没信心,这个地方产生障碍。

        这《成唯识论》意思说,它这一方面的功能特别强烈,虽然所有的善心都有清净的意思,但是这个信心的这种清净的意义特别的明显,它能够让这个功德如实地表达出来,所以安立作心净为性。

        在我们整个大乘的修学当中,我们是以这个信心做基础,这个《华严经》说是,信为道源功德母,就是我们整个功德大海都是靠信心才能够成就的。在这个《大乘起信论》说,我们这个大乘的佛弟子,在修学大乘佛法要生起四个信心,生起大乘的四个信心,就是面对这个佛法僧,信佛、信法、信僧、信根本,这四个信心。

        这个信心事实上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也是提到这样的思想,这个蕅益大师是把这四个信心分成两部份,一个是信他,他力的信心,就是我们刚开始,相信这个他就是三宝的加被,我们相信三宝是无所不在的,他一定能够救拔我。要以这个净土法门来说,净土法门当然它是强调他力加被的法门,他是跟密宗的一个本尊相应是相似的,就是说,你今天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在皈依弥陀之前的一个重点,你要深信弥陀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否则你这个皈依是不能建立的,就是说我现在眼睛没有看到阿弥陀佛,耳朵也没有听到阿弥陀佛,那这个十万亿佛土外太遥远,但是我深信弥陀的功德是存在法界的,佛的法身是不灭度的。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说:佛的法身是徧满的,这个皈依总有个所皈依的境界,谁能够代表阿弥陀佛呢?蕅益大师就说明了:“名以召德。”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总持代表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所以我们在忆念弥陀的的时候,你一定要先思惟一件事情,就是说,你深信你心中的佛号,它就是弥陀的全部的功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西藏的上师敦珠仁波切,他在说明这个本尊相应法的时候,他提出一点的重点,他说你在选择本尊的时候,文殊菩萨或者是普贤菩萨都可以,有一个问题,谁代表文殊菩萨呢?说是文殊菩萨的画像,当然密宗重点是观像,说文殊菩萨的画像,台湾画的跟美国人画的不完全一样,这那一个画像代表文殊菩萨呢?这个是谁能够肯定的?敦珠仁波切说是,佛菩萨的功德是没有障碍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就是说,你一定要深信,你在观想文殊菩萨的时候,你心中现出那个影像,乃至你只是现起一道光明,你都要深信他就是你本尊的功德的化身,你深信这件事情,你这样子来忆念这个所观境,那你就有感应的力量。

        所以说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道理也是这样,你念台语的、国语的、六字、四字都没关系,重点是你要相信,在你心中出现的这个声音、身相,他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你要相信这件事情,否则你忆念阿弥陀佛不能感应道交的,你没有信心,这个当中有障碍。所以我们刚开始,在忆念弥陀的时候,是生起这个信他,相信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而佛的功德它是摄持在这个名号当中,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所以名号亦不可思议。这是我们在修习大乘佛法第一个,相信这个三宝的加持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