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唯识三十颂直解》 (8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3 17:59:38
        二、唯识性——第二十五行颂。

        三、唯识行位——最后五行颂。

        第一个是“唯识相”,讲到这个世间的缘起法,就讲到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这当中“初二十四行颂”,这当中有二十四个偈颂,天亲菩萨在唯识相有很详细的发明。

        这个“唯识性”讲这个胜义谛,我空法空的真理,就是第二十五行偈颂,就只有一个偈颂,这一部份讲得比较扼要。唯识相讲二十四个偈颂,唯识性是一个偈颂,第二十五个偈颂。

        第三个是“唯识行位”,有五个偈颂,就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每一个阶位他对于内心无明的对治,他的浅深,天亲菩萨都有一个偈颂,来形容它的一个层次,你到了什么阶位,你是什么阶位,你自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那这个是最后五个偈颂,讲唯识的行位。

        这个标题“唯识三十颂”,它是一个单法立题,他没有人,也没有譬喻。这个单法立题当中,唯识这个法是一个所诠的义理,就是颂主他所要表诠的是万法唯识的真理,所以这个唯识是所诠的义理。他用什么方式表达呢?这个“三十颂”是能诠的教法,“三十颂”是能诠,这个“唯识”是所诠。换句话说,天亲菩萨就是以万法唯识的宗旨,而开展出唯识相、唯识性、唯识行位,这个标题是这样子安立的。能所双举,“唯识”是所诠的义理,“三十颂”是能诠的教法,能所双举,安立做“唯识三十颂”,这个是一个单法立题。

        好,我们现在来看:

        甲二、随文释义。这以下就是一个正式解释“三十颂”的颂文。

        分三:初明唯识相。二、明唯识性。三、明唯识行位。初中分二:

        这唯识相当中分两科:一、略辩唯识相。二、广辩唯识相。今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